close

在規劃今年暑假研習營之初,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決定將今年的研習營訂名為「彼得杜拉克式」研習營,他跟今年四月份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退休時的聲明其實有一些共同的想法,彭教授的發言真的是吹縐一池春水--在學術界掀起好大一波漣漪,近半個月來每天總能看到許多學者投書媒體,真對學術界這幾年獨尊SSCISCI的問題以及五年五百億大學卓越計畫提出許多的建議及正反面的想法,真理越辯越明,也期待這些個漣漪能夠有推波助瀾的功效,因為我們希望學術界代領這個社會走出清流,更期待學術界繼續保有清流,因為教育是根本!

因著彭教授的一些言論也讓我對這些年來聽到的一些言論及憂心有一些想法,所以稱為「彼得杜拉克式」研習營只是一時的心情及想法,後來因為內部流程等實務上的作法,讓這樣的名稱無法繼續,但我仍有著這樣的期待,所以一樣把我已經寫過的內容跟留下記錄!

100年『彼得杜拉克式』研究方法研習營系列課程

年暑假鼎茂統諮中心的研究方法研習營正式邁入第五年的運作,在這幾年的工作坊舉辦過程中我們接受到非常多人的建議,以及非常多有心老師對學術研究因一切以SSCI為評鑑標準下,對學術研究扭曲的憂心,同時我們也得到許多人的鼓勵,而這些建議與鼓勵是統諮中心繼續前進的動力!

名為『彼得杜拉克式』的研究方法,只在取杜拉克的名言:「do the thing right」與「do the right thing」兩句話,貫穿整個統諮中心運作的精神,凡管理學界沒人不知這兩句話的意思,可是近年的學術研究卻也不乏「do the wrong thing, then do the thing right」的著作,「把錯的事情做到對」的原因在於對研究方法以及統計分析的未充分了解,許多情況下都是依樣劃葫蘆,不求甚解,因此也就一直的錯下去!

統諮中心很慶幸,能夠找到學術界一群對研究非常堅持而且樂意奉獻的學者,我們有著同樣的理念,希望能夠盡己之力,協助傳遞正確的方法及工具,讓從事研究者能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情,進而「有效率」地順利完成自己的研究論文,同時也藉者他們的經驗分享,能夠對學術研究的提升有進一步的幫助,所以鼎茂從最基礎的「研究方法工作坊」開始,到「管理研究議題的尋找」、「高階統計方法應用多變量、SEMHLM解析」,最後談到「如何與國際期刊編輯及評審對話」,這一系列研究方法的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 黃熾森教授利用三年的時間前來台灣授課,我們將課程也拍攝成數位課程,希望國內學子也能夠有機會聆聽國際級大師的課程!

除了這一系列的課程外,我們在量化研究的議題上曾邀請:

林金賢教授:多變量分析及SEM

林曉芳教授:SPSS統計分析、多變量分析

陳正昌教授:SPSS統計分析、多變量分析

李茂能教授:AMOS

張偉豪老師:AMOS基礎到進階、中介與干擾變項

何宗武教授:時間序列EviewsPanel Data Analysis (Eviews)

鄧振源教授:AHPANPFuzzy

張魁峰教授:ANP Super Decision

  遜教授:績效資料包絡法DEA—DEA Solver

謝俊義教授:HLM基礎篇、HLM進階篇

今年100年我們增加了幾位老師,同時也把質性研究的幾個老師邀請進來:

王雲東教授:質性研究 Nvivo

蔡敦浩教授:質性研究之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

劉育忠教授:質性研究之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

薄喬萍教授:績效資料包絡法DEALINGO

 

為了讓撰寫質化與量化研究的研究者有更好的學習以及交流的地方,鼎茂統諮中心希望能夠成為一個中介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能夠有機會彼此交流學習,互通有無,讓我們能為提升國內學術研究盡一份心力而努力,未來也希望有更多人的加入,讓教學相長者樣善的循環為學術研究找到更好的更有適當的方法及工具!

 

很喜歡黃熾森教授在課堂上提到的一件事,他提到自己是一位「科學家」,從事的是社會科學的研究,這一句「科學家」一直烙印在我心上,因為那麼多年來在社會科學領域我很少聽人這樣說,也不曾這樣想過,可是這樣的稱呼我卻也非常認同,社會科學所從事的研究不也是依照證據(數據)來解釋現象(說故事),只是每個人的功力各不相同故事說的漂不漂亮何不合理罷了,既然「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那麼稱為「科學家」何錯之有?

 

只是既然稱為「科學家」,那麼科學研究的嚴謹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也就是從事學術研究者所應該追求及遵循的,我相信人性對理念的堅持,我也看到許多學者孜孜不倦的學習企圖,更期許藉由這些學者的經驗分享,能夠讓學術界堅持「有效率且有效能」的完成研究,讓我們得以看到美好的下一代一直再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ven5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