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儀式

 

廁身管理學術界好幾年了,我們這個圈子,鮮有人終其學術生涯不投稿也不審稿的,於是,投稿和審稿(尤其是投稿)是這個圈子的重要儀式(ritual)。在國內,隨著大學的增加、博士的量產、制度的要求,這個儀式在研究評量的作用益發顯得重要。

但是,重要歸重要,在學術養成的過程中,投稿和審稿的訓練似乎都沒有明顯的角色,許多學者是從自身的經驗琢磨出來的。現在,終於有熾森老師寫這本《如何與國際期刊評審對話》,這應該是第一位華人管理學者做這樣的分享。

*  *  *  *

這本書每一字句都可以見到作者的風格和性情。我建議讀者先從第一部份讀起,包括前言、導言和第一章「投稿到底難不難搞?」。在這些文字裡,作者表達了身為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角色責任、對同行(尤其是年輕學者)的期許,也言及管理學術研究這一社群的行規,同時對若干學界現象表達憂慮之感。

如果第一部份展現的是作者感性的一面,第二部份呈現的就是作者的理性。在這裡,作者無私地分享了三篇文章的投稿經驗,包括投稿、審稿、再修、再審,直到被接受刊登的完整過程。由投稿者和審稿者的學術對話,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展現了以專業和執著來回應編輯和審委的意見,也可看到評審們從初始的gatekeeper逐漸轉向developmental角色的過程。熾森老師一再提醒讀者,最好自己先練習做審委,試著對原稿給予評論意見,再比較自己和專業評審的意見,也練習當作者,看如何回應評審意見,這樣的演練獲益最大。這三篇文章分屬OBHR和研究方法(有實徵資料),讀者可任選一篇開始閱讀(及演練),只是我認為,第三篇論文或需要更多一些研究方法的底子。

最後一個部份「我的宗教觀」,在我看來是本書的bonus,作者在這裡談人生的意義,有關宗教,也超越宗教,他認為,人生是無限時空的一點有限,一切的真、善、美可透過仁心和情意來實踐,來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這裡,我們明白了,學術分享、長期協助大陸幼童就學,還有其他我們知道和不知道的事,都是作者仁心情意的實踐。

*  *  *  *

熾森老師在前言提到華人學界一些他深深不以為然的怪現象。例如,他指出台灣一些博士班要求學生必須在指定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畢業,而且教授掛名,他的描述是事實。此一要求衍生出來的現象是,有的博士班把研究方法當統計課來上,博班生不一定好好學做研究,卻忙著製造paper,因為畢業的門檻不在博士論文的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在特定期刊發表文章,而這些期刊有的品質甚差,部分甚至需要花錢刊登。有位訪台的外籍學者也注意到這個現象,他認為,要求研究生發表論文才能畢業已涉及學術倫理的問題,因為教授自身的研究績效與學生是否得以畢業形成了密切關聯;容我打個比喻,這就像一個老師做某一項投資,也要求學生一起加入,以至於盈虧師生共同承擔,這其中的倫理問題應是顯而易見。國外博士班一般不會做此要求,因此多少避免了這種學術倫理的瑕疵。我們管理圈子,是否還有自我修正的機制?

本書主軸在於如何與期刊評審對話,許多篇幅自然反映出怎樣才是一個稱職的學術評審。

就個人所見,國內的稱職評審不乏其人,往往提出專業兼有建設性的意見給作者,一針見血卻不刻薄;而不夠稱職的也所在多有,他們往往惜墨如金,大筆一揮就做了定奪,卻吝於明確指出問題所在、可以如何改進。試想,投稿者遭遇退稿已夠挫折,只見到三言兩語的評審意見,情何以堪?

*  *  *  *

熾森老師講課一向叫座,他熱情風趣,而且帶的廣東腔恰到好處,「CMV的影響猴腮雷啊」,台下往往聽得入迷,如沐春風。沒有機會聽他講課的讀者,從本書的字裡行間,應該也能體會他筆下所流露出來的儒者之風。

學術界的投稿審稿儀式必將繼續影響每一個人,本書有如這儀式的一場重要觀摩,能讓我們在這個儀式中把角色扮得更好,也讓我們再次思考某些學術怪現象。無論從哪個角度,相信讀者都能從中獲益。

 

彭台光於義守大學企管系

2009.5.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ven5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