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I.jpg 

 

推 薦

最近幾年,台灣的學術圈習慣用「你(論文)有多少篇I」來衡量一個人的學術地位,不論是升等、申請國科會計畫或是博士生畢業門檻,你有多少SSCI或TSSCI代表了你的學術能力,基本上,個人能力無法質化前,以量化衡量無可厚非,但由於過度追求發表,卻忽略了學術研究的本質,原本做研究是一位學術工作者所應做的工作,而投稿、如何與審稿的人互動,更是最重要促使自己研究能力提升的方式,但目前對於過度追求爲發表而發表,卻是學術本末倒置的結果,忽略了研究本身的真正意義。

學術這條路是漫長且辛苦的,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由構思題目到做完研究成果,從研究構想,完成研究到撰寫成論文,或許已花了兩年,而投稿至國內外好的管理期刊順利的要兩年,多至三、五年都是常見的。在整個投稿的過程中,研究者都是孤獨的,惟有審稿人或許是你的知音,審稿人在提出你的研究問題,指正你可改善的方向,雖然文章被退稿,也許是小修,但我卻認為此過程是一種知識分享的學習,因此在投稿過程中,投稿者正確的心理建設來與評審者進行互動應是一位研究人員所需學習的,可惜這種學習多半都是師徒制,並沒有正式的課程來教育。

前幾年,開始邀請黃熾森老師到台灣來博士生研究方法,後來我也希望他能分享他投稿的心得,及如何回應reviewer的要求,而這一部份是我們在研究方法裡無法學到,卻是學術生涯中必經的一條路,黃老師在2008年的暑假以他個人三篇論文投稿的過程,由退稿或初稿一審、二審的經驗中,分享reviewer的意見,以及他如何回應審稿者的書信內容及最後修訂的完稿內容,本人很感動他這種無私分享,在此次研討會中,我也學到相當多的研究方法,因此鼓勵他將這些內容編輯成書,與台灣學術研究者分享他的心得。

誠如他所說的,做研究、投稿,沒有竅門,若是透過關係去投稿,更是不值得鼓勵,如果這樣想,也忽略了研究者和編輯評論人在研究上書信往來的互動意義及學術研究之價值精隨所在。這本書的出版,相信給國內學術研究的人,在研究方法的技術之後,多一個與評論人溝通互動的方法。



王精文 教授

中興大學企管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ven5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